智能硬件是智能感知、綠色計算、導航定位、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,是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與社會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。智能硬件是大數據與云計算的基礎,精確的數據資源庫和高效的智能化分析來源。可以說,智能硬件產業的發展對推動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義。
就目前趨勢而言,在互聯網發展初期,硬件產業占據主導地位,可以催生一批又一批的全球知名企業,例如戴爾、聯想、康佳等。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滲透率的提高,一系列以軟件應用見長的全球知名企業,比如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、谷哥將紛紛崛起,而戴爾、諾基亞等前期的產業巨頭注定走向沒落。
如今,智能硬件已然成為推進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的主戰場。而我國智能硬件產業已經蓬勃興起,初步形成智能可穿戴、虛擬現實、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新興領域,智能硬件產業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。
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預測,今年虛擬現實(VR)硬件出貨量將開始“飆升”,到2020年將趨于穩定。預計今年將有960萬部VR頭戴顯示器出貨,未來四年內總出貨量將飆升至6480萬部。相比之下,2015年該產品出貨量僅約為35萬部。
但與我國其他制造業發展情況類似,智能硬件盡管發展前景向好,但目前面臨的困難也難以忽視。近日,在“2016移動智能終端峰會”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詳細解讀了9月21號正式發布的《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》。
喬躍山指出,在全球化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,智能硬件產業面臨不少挑戰,比如同質化嚴重,單產品標準、多產品之間的標準和應用范圍都有所缺失,產業生態碎片化,互聯互通等問題。
為了遏制這些制約智能硬件生態健康發展的情況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能硬件負責人、移動智能終端技術創新與產業聯盟辦公室副主任崔偉男表示,智能硬件生態從“原始生長”到“成熟發展”需要進行有機規范。
而就在今年年初,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、賽迪等機構成立了起草組,啟動了專項行動研究制定工作。在對智能硬件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之后,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準備共同編制印發實施專項行動。
后續相關部門將開展智能硬件試點示范區建設,在全國范圍內選擇若干區域,建設一批智能硬件試點示范區,引導智能硬件產業提升、系統集成技術開發能力。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預計,到2018年,我國智能硬件產品可服務的總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5000億元,到2020年可以達到萬億元的水平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主任工程師、移動智能終端技術創新與產業聯盟應用組組長閔棟表示,我國現階段智能硬件生產過程中,先進技術的應用和企業成本之間是相互制約的。但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,智能硬件產品的相關硬件、軟件技術的成熟度會加深,以及新材料不斷的涌現,將促進智能硬件行業生產成本逐漸下降。同時,人工智能是實現優秀智能硬件產品的核心所在,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智能硬件整個產業的發展起關鍵作用。
專線:劉剛 13911133352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
電話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傳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備10010038號-2網站XML
智慧機房
在線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