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成都雙流機場的“弱光子人體安檢儀”引起了網絡的軒然大波。皆因機器被曝出所謂的“弱光子”其實采用的是X射線檢測,對人體有強輻射危害。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下,它還被廣泛運用在各大機場、車站的安檢環節。
生產安檢儀的安徽啟路達光電科技宣稱,這種“弱光子”人體安檢設備采用的高科技技術,目前國際上只有兩三家公司能做到。相比于傳統的人工安檢,具有效率高、方便、快捷的特點。但在百度上搜索“弱光子”,除了該安檢儀的相關信息,我們找不到關于“弱光子”的任何解釋。
啟路達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承認,所謂的弱光子透視技術,確實是使用X射線。不過她一再強調,該設備使用的是微劑量X射線,“X射線有很多等級,光子打在身上是最弱的一種,所以叫微劑量X射線。”
X射線就是我們平常在醫院里面照胸透所使用的射線,由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1895年首先發現。它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領,屬于電離輻射的一種,對人體的危害性極大,被有限制地應用于醫學影像。
醫院采用X射線成像的時間大約在1秒左右,而且一般是在封閉房間進行檢測。從啟路達安檢機的演示視頻看,安檢門有一條大概兩米長的履帶,乘客要登上履帶被運輸到履帶的另一端。人站在運輸履帶,再通過一對X射線的發射器與接收器,人跟機器都裸露在公共環境,整個安檢流程耗時大約4秒,輻射照射的時間遠高于在醫院。
安檢儀的告示和說明書提到,一次接受100000微Gy以下的劑量是安全的,通過安檢儀的一次劑量在0.05-0.2微Gy之間,所以是安全的超低劑量檢測裝置。這種說法是不嚴謹的,雖然展板上標出的指標確實不超標,輻射防護有一個概念叫隨機性效應:無論劑量多小(沒有閾值),都有被電離輻射傷害到的可能性,這種傷害的嚴重性并不決定于劑量多少,而概率則因劑量增加而增加。因此對于公眾來說,原則上是能少接觸就少接觸。
由于放射性射線在穿透人體成像的同時,還能附帶著打斷DNA的螺旋片段,導致基因突變,X射線已經被證實是白血病、甲狀腺癌的主要誘因之一。對普通人尚且如此,對孕婦、幼兒等特殊人群,射線則有可能致畸。
如果按成都機場2015年4223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計算,即便是萬分之一的風險也意味著每年有超過4000名乘客遭到輻射的致癌、致畸損害。
啟路達公司“雞賊”就在于,刻意隱去X射線,轉而發明一個新名詞“弱光子”,有侵犯公眾知情權的嫌疑。另一方面,從網友分享的現場圖片看,該安檢儀未在醒目位置標注電離輻射危險標志,也違反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》第二章第十六條:
產、銷售、使用、貯存、處置放射性物質和射線裝置的場所,以及運輸放射性物質和含放射源的射線裝置的工具,應當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。
材料中提到對孕婦等特殊人群劃定更高標準,這是基于電離輻射的考慮。在實踐中,指示牌提醒老弱婦孺須走人工通道的理由是“為防止意外摔倒”,也在刻意淡化輻射的危害性。
2008年,美國機場全面裝備X射線的安檢檢測機,負責探測高原子序數材料,如槍、刀具及LED的電線,還可在物體不重疊擺放的情況下區分金屬與有機物質。而歐盟明確的禁止所有機場使用美國的X射線檢測設備,原因就是認為X射線輻射可能影響健康。
所以等到2013年,美國機場轉而采用毫米波雷達設備(估計是出于電離輻射的考慮)。照顧到乘客的隱私考慮,安檢部門干脆也不再生成人體圖像,改用卡通化的模型了。
除此之外,啟路達公司卻還在對X射線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遮遮掩掩,并且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因為違規而被注意到。今年6月,成都火車東站的5臺神槍牌人體安檢儀(與成都雙流機場同款)也因手續不全、程序不當而被四川省環保廳查處,理由為“屬于Ⅲ類射線裝置,未按規定辦理許可證增項。”
前科在身的X射線安檢儀為何仍堂而皇之出現在雙流機場,乃至全國各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,這里面是否存在利益勾兌的情況,則有待相關部門的回應。
文章來源:機房監控系統 http://www.kkschina.com
專線:劉剛 13911133352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
電話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傳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備10010038號-2網站XML
智慧機房
在線體驗